第2章 天羽之眼
她的感官被前所未有地撑开了。
这里才是真正的“天羽之眼”。
环形的控制台被功能划分得井井有条。
正对着西条主跑道的,是“塔台席”,此刻程岚和张一帆就坐镇于此。
他们是天空的最后一道门,也是第一道门,掌控着所有飞机的起飞与降落。
他们的屏幕上,除了雷达信号,还有精密的风速、风向、能见度等气象数据,每一个数字的变化都牵动人心。
旁边一点,视线能覆盖整个庞大机坪和迷宫般滑行道的,是“地面席”。
一个看起来有些不耐烦的男人——林沐瑶从资料上知道他就是刘斌——正戴着耳机,眉头紧锁。
他的手指在屏幕上快速划动,像是在玩一款全世界最复杂的“华容道”游戏,将一架架飞机从停机位精准地引导至起飞跑道口。
“神州1123,地面风310,5米/秒,沿H2、A10滑行,在跑道16右外等待。”
刘斌的语速快得惊人,但吐字清晰。
更靠后一些,几乎背对窗户的,是“放行许可席”的宋史。
他的工作看似最轻松,只是根据飞行计划,向机组发布离港许可和初始航路。
可林沐瑶知道,这是整个离港流程的第一环,任何一个数字的错误,都可能在几百公里外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。
林沐瑶尝试着去追踪一架飞机。
“长龙8973,可以开车。”
宋史的声音响起。
几秒后,林沐瑶看到远方机坪上,一架涂着“长龙航空”的A320客机尾部的指示灯开始闪烁,廊桥缓缓撤开。
“长龙8973,申请推出。”
飞行员的声音传来。
“长龙8973,可以推出,面向南。”
这是地面席刘斌的指令。
一辆小小的牵引车将巨大的飞机缓缓推出停机位,调转方向。
“长龙8973,滑行道Y5、H2、A10,在跑道16右外等待。”
刘斌下达了滑行路线。
飞机像一头温顺的巨兽,开始在复杂的滑行道上移动。
林沐瑶的目光紧紧追随着它,耳朵则在几十个交织的通讯频道里努力分辨属于它的声音。
她感觉自己的大脑就像一个过载的中央处理器,数据流疯狂涌入,却来不及分析处理。
就在这时,张一帆突然拔高了声调:“南航3128!
加速脱离!
后面给你排的飞机落地距离只差3海里了!”
“收到收到,正在加速。”
飞行员的声音听起来有点手忙脚乱。
程岚的目光只是淡淡地扫了张一帆一眼,什么也没说。
但仅仅是这一眼,就让张一帆闭上了嘴,重新用标准的指令进行指挥。
管制室里再次恢复了那种高压下的平静。
林沐瑶这才发现,自己的后背己经出了一层薄汗。
她以为自己听力好,能分辨客户的喜怒哀乐,就能胜任这份工作。
可现在她才明白,在这里,她是个不折不扣的“听障”。
她能听到声音,却无法在瞬间理解声音背后的信息——飞机的位置、状态、飞行员的意图、以及这条指令对其他几十架飞机可能产生的影响。
程岚说得对,她只是在“看风景”。
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,窗外的天色由明转暗,跑道和滑行道的灯光依次亮起,像一条条流淌在地上的星河。
傍晚六点,轮班交接。
程岚带着她的班组与下一个班组进行了简短而高效的交接。
每个人都言简意赅,只说最重要的信息:天气趋势、特殊航班动态、设备状况……林沐瑶跟在程岚身后走出管制室,感觉像刚打完一场仗,浑身虚脱。
她的脑子里塞满了各种航班号、指令和术语,嗡嗡作响。
在更衣室里,她终于忍不住,揉着发胀的太阳穴,小声问了一句:“程主任,我们……每天都要处理这么大的信息量吗?”
程岚正在解开制服的风纪扣,闻言,动作顿了一下。
她没有看林沐瑶,只是淡淡地说:“不,今天天气好,航班准点率98%,这算是最近最轻松的一天了。”
林沐瑶的心,瞬间沉了下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