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章
大夏,上京。
春和园的湖心亭里,几个胡姬正扭着腰跳舞。
“九弟,你这新弄来的西域***,身段是真不错。”
太子赵桓举起酒杯,眼睛盯着那些胡姬,嘴上却跟身边的赵构说话。
赵构端起酒杯就笑了。
“大哥喜欢就成!我也就这点本事,弄点新鲜玩意儿给大哥解解闷。”
他笑得特别憨,眼神清澈得跟没见过世面的小孩似的。
太子赵桓满意地点点头,喝了口酒,就不搭理他了。
旁边几个皇子都跟着笑起来,眼神里透着那种看不起人的意思。
整个上京都知道,这位康王殿下,是最没出息的王爷。
读书不行,练武也不行。
天天斗鸡遛狗,逛青楼。
最大的本事就是给他爹搜罗点稀罕玩意儿,要么就是找点新鲜乐子。
官家赵佶本来就是个爱享受的,对这个跟自己脾气对路的儿子,倒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
但睁眼归睁眼,指望不上是真的。
其他皇子争权夺利打得头破血流的时候,赵构早就被踢出局了。
一个废物,谁会把他当回事?
赵构也不在意,自顾自夹了块鹿肉,吃得满嘴油,跟这辈子没吃过肉似的。
可他低头的时候,那双本来清澈的眼睛里,闪过一道跟他年纪完全不搭的冷意。
他确实是赵构。
但又不完全是。
他的灵魂来自千年之后,一个特种部队指挥官。
一次任务出了意外,醒来就成了这个同名同姓的废物王爷。
刚穿越那会儿,他也想过露两手,改变这个快完蛋的王朝。
可他很快就发现,在这个太平了几十年的朝代里,一个没根基的皇子想出头,简直是找死。
你表现得太好,就会被当成威胁太子之位的敌人。
到时候不用等北方的墨戎人打过来,光他那几个好哥哥就能让他死得不明不白。
所以他选了最稳妥的路——装废物。
装得比他那个只知道享乐的爹还要彻底。
“报——”
一声喊打破了亭子里的歌舞升平。
一个禁军校尉跑到湖心亭外,单膝跪地,脸色发白。
“启禀太子殿下,北方八百里加急!”
音乐停了,跳舞的姑娘们也都退到一边。
太子赵桓脸色沉了下来。
“念。”
“墨戎铁骑半个月前突袭燕云城,守将李牧战死,燕云城告急!”
这话一出,在场的人都愣住了。
几个皇子脸色刷地就白了。
墨戎人,那可是悬在大夏头顶的刀。
这些年大夏朝廷光顾着享受,军队早就不行了,对北方的墨戎年年送钱,结果人家胃口越来越大。
谁也没想到,他们居然敢直接打燕云城这种重镇!
“李牧将军……他可是咱们朝廷的名将啊!”
“连他都死了,那燕云城岂不是……”
太子赵桓一把把酒杯摔在地上。
“一群废物!朝廷每年那么多钱粮养着边军,连座城都守不住!”
他气得浑身发抖,可又拿不出办法。
让他写诗画画,他在行。
打仗?他压根儿就不懂。
其实整个大夏皇室,就没几个懂打仗的。
“父皇肯定知道了,咱们赶紧进宫!”
赵桓站起来,手忙脚乱地整理衣服。
其他皇子也都反应过来,跟着站起来,准备跟太子一块儿进宫商量对策。
只有赵构,还坐在那儿,慢悠悠擦嘴上的油。
刚才那个惊天动地的消息,好像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。
“老九,你还愣着干什么?国家大事,你就一点都不上心?”
太子赵桓回头看见他,语气里全是怒火。
赵构这才慢吞吞站起来,一脸迷糊地问:“大哥,这燕云城离咱们上京十万八千里呢,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,咱们去了也帮不上忙啊。”
“你!”
赵桓气得差点背过气去。
他指着赵构,半天憋不出一句话。
跟一个废物,讲什么道理?
“朽木不可雕!”
赵桓甩袖子就走,其他皇子也跟上,临走还不忘投来鄙视的眼神。
没一会儿,湖心亭里就剩赵构一个人。
他脸上的傻笑慢慢收了,眼神变得冰冷。
他走到亭边,看着北方。
燕云城……
那可是守上京的门户,要是丢了,墨戎人的马蹄子就能直接踩到上京城门口。
到时候,他那些只会享受的爹和哥哥们,恐怕就得当俘虏了。
别人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,他可清楚得很。
这次突袭,只是个开始。
用不了多久,一场大祸就会来。
徽、钦二帝被抓,皇室宗亲全完蛋,整个北方沦陷。
而原本那个赵构,会一路往南跑,建立偏安一隅的南夏。
但现在这个赵构,不是那个只会逃跑的皇帝。
他从来不想着逃。
他只信一件事——把威胁扼杀在摇篮里。
“机会来了。”
赵构低声说了一句,转身大步离开春和园。
方向,正是皇宫。
……
大夏皇宫,垂拱殿。
空气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。
大夏官家赵佶坐在龙椅上,脸色难看得要命,看着下面吵成一锅粥的文武百官。
“陛下,当务之急是议和!墨戎人能打仗,咱们朝廷不能跟他们硬拼啊!”
宰相蔡京第一个开口,他是主和派的头儿。
“蔡相说得对!咱们朝廷有的是钱,拿点金银布帛出来,安抚一下墨戎人,换边境太平,值!”
马上就有大臣附和。
“放屁!”
枢密使童贯是个武将,脾气火爆,当场就骂上了。
“年年议和,年年送钱,结果呢?结果就是养了头喂不饱的白眼狼!今天他要燕云城,明天是不是就要这上京了?”
“童贯!你一个大老粗,懂什么国家大计!”
“老子是不懂,但老子知道,地盘是打下来的,不是跪着求来的!”
两拨人吵得不可开交,口水都快喷到对方脸上了。
赵佶被吵得脑袋疼,心里烦得要命。
他现在就想回画室,把那幅《千里江山图》画完。
就在这时候,一个声音从殿外传来。
“父皇,儿臣有事启奏!”
所有人都回头看,康王赵构大步走了进来。
他还是那副吊儿郎当的样子,脸上还带着酒气。
赵佶皱起眉头,很不高兴:“构儿,你来干什么?这里是议政的地方,不是你胡闹的地方,退下!”
太子赵桓也开口呵斥:“老九,别在这儿添乱!”
所有人都以为,这个不学无术的王爷又要提什么荒唐要求了。
可赵构没退。
他走到大殿中央,对着赵佶深深一拜。
然后抬起头,一字一句地说。
“父皇,儿臣请旨前往燕云城,为国戍边!”